电梯物联网话你知
发布时间:
2024-02-06
目前多数电梯生产厂商普遍经营结构单一,收入也开始放缓。与多家行业内较大规模的电梯厂商交流,了解到他们一直想转变经营方式,由单一制造加快向“制造+服务”并举转型,从原来的生产制造型企业转变为服务制造型企业。维保市场占整个电梯市场的30%,发达国家能够达到50%左右,因此空间非常大。以上海三菱电梯为例,2015年上海三菱电梯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74亿元,其中电梯维保维修等业务的收入为41亿元,占比23.5%,维保业务带来的营业利润占总利润的40%以上。因此,电梯厂商对于开拓利润巨大的维保市场有很大的积极性。
目前多数电梯生产厂商普遍经营结构单一,收入也开始放缓。与多家行业内较大规模的电梯厂商交流,了解到他们一直想转变经营方式,由单一制造加快向“制造+服务”并举转型,从原来的生产制造型企业转变为服务制造型企业。维保市场占整个电梯市场的30%,发达国家能够达到50%左右,因此空间非常大。以上海三菱电梯为例,2015年上海三菱电梯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74亿元,其中电梯维保维修等业务的收入为41亿元,占比23.5%,维保业务带来的营业利润占总利润的40%以上。因此,电梯厂商对于开拓利润巨大的维保市场有很大的积极性。
但是,维保市场很容易进入吗?这个市场存有很多问题,我们来看:一部电梯卖给物业公司或商场,从第二年开始就以招标的方式由第三方维保公司运维,第三方维保公司最大的成本支出就是人力,他们为了降低成本、保证收益而压榨人力,本来1个人每月满载的维保量是15部电梯,现实中会被增加到30部,人员工作负荷严重超载。这会导致电梯维保不及时、维保不深入、容易走过场等问题,这也是导致电梯事故频发的最主要原因。电梯生产厂商想进入维保市场同样会面临这样的问题。
怎样能够找到一种方法——既能降低维保的人工成本,又能够提高维保质量和维保效率,为电梯生产厂商进入维保市场赋予极大的竞争力,同时也因为维保质量的提升带来维保份额的增加——有的,答案就是:电梯物联网!
电梯物联网会为电梯生产厂商提供以下帮助:
1、降低电梯运维成本约50%
如传统电梯巡检约需要两人配合,约3.5~4小时每梯次,通过电梯物联网可实现提前的电梯健康度评估,为现场巡检提供引导,如对有隐患部位重点巡检等,巡检时间可下降到2~3小时每梯次。
2、提高易损件使用周期30%以上
对于电梯维保全包的方式来说,易损件如电梯门导靴,传统运维模式使用周期约为6个月左右,通过预测性维护(如开关门噪声监测、磨损检测等)可以及时发现如异物遮挡、润滑不足等情况,方便维保人员及时进行针对性维护,使用周期可延长到8~10个月。
3、精准预测电梯故障,及时排除安全隐患
假如电梯门被一些物体阻塞,开关阻力就会增加。比如电梯门被卡这样的常见故障,门内传感器可以监测关门阻力大小, 若正常关门电流只要1个安培,而故障发生前电流经常要用到1.5个安培,很有可能就是电梯门滑轮、滑槽内存在异物,通过电梯物联网及时发现故障,通知维保人员快速排除故障。
4、增值业务收益明显,如梯载广告
通过梯联网的融合接入,可以为电梯厂商增加增值业务,如梯载广告, 每部电梯每年可获得约260美元的广告费。
以我们了解的一个进入维保市场的电梯生产厂商来说,2015年其中国分公司生产电梯7万台,年收入额达32亿美元,目前维保量为1万台,使用电梯物联网后,企业的维保成本每年会节约488万美元,相关的增值业务收入会达到26万美元。 我们可以看到电梯物联网对于电梯厂商具有很大吸引力,是他们进行经营转型的重要工具和手段
相关新闻
欢迎来电洽谈咨询